第1769章 南京保卫战-《佣兵1929》
第(2/3)页
“对日本人来说,也许是要彰显他们的所谓武士道精神或征服者的勇武,而对于华夏人来说,则是在向整个世界宣示他们的不屈和抗争。”
“这场规模惊人的白刃战,让华夏这个古老民族血液中深藏已久的血性和勇敢再次苏醒,也意味着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古老民族将会在这场保卫自己国家的战争中带个世界更多的震惊。”
“以前,我并不认为华夏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胜者,但是通过我今天的采访和考察,我有个预感,也许华夏真的会赢得这场不可能赢的战争,让我们拭目以待。”
……
随着昆山大捷的消息传遍全国,不仅仅是华夏的抗日民众士气大盛,就连日军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为他们发现,华夏士兵开始不是那么惧怕白刃战了,甚至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些身体并不强健,甚至有些营养不良的华夏士兵,也敢于对着日军发起突击。
这种情况给进攻的日军带来了一些麻烦。
但仅仅是麻烦而已,日军之所以战力强横,其仰仗的可不是拼刺,而是他们的飞机大炮。
敢于拼刺只是证明军队的铁血和勇武精神,但战场上真正见真章的,还是双方的武器和官兵素质。
所以在昆山之战的2天后,随着日军第五军十余万人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整个战局依然向着对日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此时的周文在干什么呢?
他和他的佣兵团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矿工,只是他们不是在挖矿,而是在挖洞,很深很深的洞。
就在淞沪会战结束后,南京军委会就于昆山之战爆发前召开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议题就是南京保卫战。
历史上,南京保卫战是在战于不战之间形成了两派针锋相对的意见。
当时由于淞沪会战的大溃败,导致南京守卫的力量大为减弱,几乎都是从淞沪战场溃败下来的残兵败将,德械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等精锐部队,几乎都是只剩下原来兵力的三分之一不到,南京如何守得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