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 南京保卫战-《佣兵1929》
第(3/3)页
这个时候,南京到底守不守就成了国民政-府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校长多次召集国民党高级幕僚开会讨论,参会的包括陈上将、白上将等诸多高级军官,甚至德国顾问法肯豪森等人都不主张重兵固守南京。
有的高官建议,最多用12到18个团象征性防守一下在主动撤退。
在这些高级将领来看,南京在军事角度上看已是死地,从淞沪会战撤下来的军队都已经损失惨重,而日军则来势汹汹。
更何况南京北靠长江,东西南三面无险可守且全都是日军,这明显已经是必败之局。
然而就在这时,参会的国军训练总监部总监,军委会执行部主任唐上将却站起来大喝:“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不战就放弃南京,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因此,南京必须死守。”
其实彼时的校长也知道南京是守不住的,以其白白损耗兵力,不如撤退到武汉整军再战。
但被唐上将这么一说,好似不守南京就对不起先总理,对不起国人似的。加上这个校长老是对列强的干预存在幻想,又想着万一能将南京保卫战当成一个大型四行仓库保卫战,岂不是又一次证明了国民政府的能力,让列强们高看一眼。
所以校长就定下了守卫南京城的决定。
当然,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南京是不可能守住的,就是守上一个月都很难,南京的一众高级将领,谁也不愿站出来承担南京保卫战的重任。
这个时候又是唐上将站了出来,信誓旦旦一力当之,并在会议上慷慨陈词,誓与南京城共存亡。